切換導覽
最新消息
計畫執行策略
主冊計畫
第一期計畫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發展學校特色
提升高教公共性
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國際特色學院/領域
永續地球環境特色領域
目標
方案
執行方式
智慧系統領域
目標
執行策略
第二期計畫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第一期計畫
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
高能與強場物理研究中心
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
新世代光驅動電池模組研究中心
第二期計畫
執行成果
第一期主冊計畫
成果亮點
107年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107年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發展學校特色
107年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提升高教公共性
107年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107年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國際特色學院/領域
永續地球環境特色領域
107年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智慧系統領域
107年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績效指標
107年
部訂量化指標
校訂量化指標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主冊執行成果報告(完整版)
107年主冊執行成果報告(完整版)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一階段(107-108年)主冊(含國際重點學院)成果報告暨第二階段(109-111年)計畫書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109年主冊(含國際重點學院) 成果報告暨110-111年計畫書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一部分主冊(含國際重點學院)110年 成果報告暨111年計畫書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主冊第一期(107-111年)成果報告暨第二期(112-116年)年計畫書
其他佐證資料
重要政策推動事項
107-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第二期主冊計畫
教學創新精進
善盡社會責任
產學合作連結
提升高教公共性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
資安專章
成果亮點
112年
113年
114年
其他佐證資料
113年主冊重要政策推動事項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
高能與強場物理研究中心
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
新世代光驅動電池模組研究中心
相關辦法/文件
辦法
教育部相關辦法
中央大學相關辦法
表格
專案教師、專案研究人員相關表格
尖端統籌款相關表格
出國報告
經費展期相關表格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管考平臺
本計畫辦公室成員
相關連結
第一期計畫成果專輯
中央大學與挪威南森遙測中心締約 致力海洋遙測與氣候變遷研究
臺灣「希望種子」入庫北極世界種子庫 永續發展重要里程碑
建置世界首座極地棧橋 台灣極地研究中心獲「點將家」千萬捐助
英數兩全與數學男孩的旅程 中大EMI教材與數學科普小說發表會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人工智慧新願景:打造「全球和幸」作為AI發展核心
由中央大學團隊發起,結合88位國內外學者合作與連署的重要文章——〈通智同伴假說:全球和幸應為AI發展的基石〉,近日刊登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旗下 Blue Dot 《藍點》雜誌,人工智慧的發展必須以「全球和幸」(Global Harwell)為基礎,呼籲國際社會積極參與、立即行動,以「全球和幸」作為AI發展指南,引領世界未來走向。 這篇由來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國、歐洲、亞洲等知名學者署名的文章,展現跨國、跨領域的合作精神,並提醒全球:唯有將全球意識、和諧與幸福內化為教育與科技的核心價值,人類才能在即將到來的機器人同伴時代,共創和平與永續的未來。 文章指出,AI無處不在,我們正處於「無縫 AI 世界」的開端——一個由 AI、網路、元宇宙、物聯網與機器人交織而成的全球場域。而AI 的角色亦在快速演變:生成式 AI不再只是資訊處理的「工具」,已演進能協助決策、組織與聯絡等複雜工作的「助理」;更重要的是,AI 正逐步邁向透過「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t, AGI)驅動的「通智同伴」,提供情感支持、參與活動,還能與人類建立互信合作。這些人工同伴不僅具備高度智慧,還能長期陪伴並累積一個人的一生經驗,在不同階段分別擔任導師、同伴與支持者,真正成為「終身之伴」。 若此趨勢實現,未來二十年,每個人可能同時擁有多個由 AGI 驅動的機器人同伴,協助處理生活、工作與學習,甚至與數位分身協同運作,屆時全球80億人口所構成的「人機口」數量將倍增至160億。 通智同伴雖然帶來新的契機,但同時也伴隨倫理、價值與資源分配等挑戰。與此同時,全球亦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COVID-19 造成的大量死亡、氣候變遷持續加劇、資源逐漸枯竭、環境污染惡化、財富差距擴大;此外,網路犯罪、深度偽造與假資訊的氾濫,以及 AI 技術帶來的潛在風險,也不斷衝擊社會。這些問題不僅加深了社會分歧,更引發全球範圍的軍事與經濟衝突升級,甚至讓人們對核災難的恐懼日益加劇。一連串挑戰促使學者深刻思考:未來教育應該如何回應、又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學者提出「全球和幸」(Global Harwell)的理念——結合 Global(全球)、Harmony(和諧)與 Wellbeing(幸福),其中 Harwell 即由 Harmony 與 Wellbeing 合併而成——並主張「全球和幸」應被視為人類的普世價值。幸福涵蓋身心健康、生活滿意與社會運作力;和諧則體現仁愛、公平、正義與中庸,並呼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黃金律。若僅追求個人幸福而忽視全球和諧,人類的未來將無法獲得保障。 一向主張「科技向善」的中央大學陳德懷國家講座教授指出:「『全球和幸』與歷史及哲學密不可分,其之所以引起關注,正因為它站在最高遠的視角——從全球眼界、人類歷史脈絡,以及東西方自古至今的哲學傳統,如孔子與古希臘哲學家等,來反思並規劃未來教育。」 文章核心提出「通智同伴假說」:在「無縫 AI 世界」中,若要將「全球和幸」培育為每個人的核心價值,在過程中通智同伴的貢獻可達一半以上,甚至超過 50%,並且可從個人日常行為中得到驗證。 37 年前提出「人工學習同伴」概念的陳教授指出:「當前人們一方面積極擁抱 AI,一方面又深感憂慮,難以忽視其帶來的巨大衝擊。『通智同伴假說』正是對此作出的回應。」但他也警告:「若有一天,你的孩子由 AI 來教育,你會不會擔心這個 AI 由誰設計的?」他強調:「通智同伴的發展,必須由『全球和幸人』(Global Harwellians)——那些將全球和幸視為核心價值與人生目標的人——來設計,才能獲得社會的信任。」最後,他語重心長地表示:「人類的未來繫於教育,而設計未來教育,就是設計未來世界。」 教育,不僅能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倫理意識的「全球和幸人」,更能為通智同伴的發展奠定基礎,最終實現人類與 AI 共融共榮的願景。正如已故南非總統曼德拉所言:「教育是你可以用來改變世界的最強大武器。」教育確實能引領未來,讓我們得以預見一場文明變革。 「全球和幸」,不僅是人類共同追求的教育願景,更是科技發展的基本價值。當「通智同伴假說」最終被驗證之時,人類與 AI 將攜手共塑世界,開創更加和諧、幸福與永續的未來。這不僅是科技輝煌成就,也將標誌人類邁向光明未來的里程碑。(資料來源https://ncusec.ncu.edu.tw/news/headlines.php?s=36&np=183&num_records=2189)
相關新聞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首屆「氣候極端與社會韌性國際論壇」 聚焦乾旱、熱害與暖化世界中的人類宜居性
【教學創新精進】中央大學與「三冠」名校芬蘭阿爾托大學合作 培育具全球高度的管理菁英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央大學與泰國 Srinakharinwirot 大學合作 國際合作注入新動能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大與中研院共同舉辦AI國際論壇 聚焦氣候、教育與社會影響力
【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地球上空出現罕見「電漿巨洞」!中央大學團隊揭開母親節磁暴的神秘現象
【善盡社會責任】大學永續發展倡議書 中央大學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共同簽署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台灣地熱開發潛能評估新突破!中央大學團隊發表板岩滲透率評估新法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央大學躋身2026年QS排名全國前十 亞洲名列108強
【教學創新精進】「歷史改變氣象,氣象創造歷史」 中央氣象署呂國臣署長談颱風預警的前世今生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央大學氫能研究中心揭牌 與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簽署MOU
【善盡社會責任】永續論壇共築淨零願景 中大與市府攜手邁向2050永續未來
【產學合作連結】桃園市T-CERT現地輔導訪視 產官學攜手打造韌性城市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綠氫綠氨接軌未來 中央大學打造臺灣航運低碳轉型新引擎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央大學盛大舉辦 第十四屆再生能源與奈米科技國際研討會(JCREN 2025)
【產學合作連結】中央大學閃耀2025創博會 榮獲2金5銀3銅與微星企業特別獎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大與市府攜手打造全台首座碳封存示範場 邁向淨零碳排新里程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國立中央大學揭露隱藏半世紀之液晶光學現象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央大學越南校友會」成立 深化國際連結與情誼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大新型高熵觸媒技術 助氨廢水處理與綠色氫氣生成
【教學創新精進】中央大學「半導體光電科技碩士班」 115學年度起正式招生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交流分享會公告
開南大學於114年12月10日(三)辦理「114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展」
臺北醫學大學於114年11月12日至11月14日辦理「114年度高教深耕計畫成果展」
國立臺東大學於114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舉辦「114年度高教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展」
樹德科技大學於114年11月4日至115年1月9日辦理「114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聯合成果展」
國立屏東大學於114年11月18(星期二)至24日舉辦「114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暨XPlorer探索者計畫跨校成果展」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於114年11月15日辦理「114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發表」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於114年11月27日(星期四)辦理「2025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展示暨記者會」
中山醫學大學於114年11月5日(三)至11日(二)辦理「114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發表-創新實踐、跨域融合、永續共榮」成果展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於114年1月15日(三)舉辦「教育雙生.啟動AI賦能」113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展
明新學校財團法人明新科技大學於113年12月23日至113年12月27日辦理「113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展」
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