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導覽
最新消息
計畫執行策略
主冊計畫
第一期計畫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發展學校特色
提升高教公共性
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國際特色學院/領域
永續地球環境特色領域
目標
方案
執行方式
智慧系統領域
目標
執行策略
第二期計畫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第一期計畫
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
高能與強場物理研究中心
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
新世代光驅動電池模組研究中心
第二期計畫
執行成果
第一期主冊計畫
成果亮點
107年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107年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發展學校特色
107年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提升高教公共性
107年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107年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國際特色學院/領域
永續地球環境特色領域
107年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智慧系統領域
107年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績效指標
107年
部訂量化指標
校訂量化指標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主冊執行成果報告(完整版)
107年主冊執行成果報告(完整版)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一階段(107-108年)主冊(含國際重點學院)成果報告暨第二階段(109-111年)計畫書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109年主冊(含國際重點學院) 成果報告暨110-111年計畫書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一部分主冊(含國際重點學院)110年 成果報告暨111年計畫書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主冊第一期(107-111年)成果報告暨第二期(112-116年)年計畫書
其他佐證資料
重要政策推動事項
107-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第二期主冊計畫
教學創新精進
善盡社會責任
產學合作連結
提升高教公共性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
資安專章
成果亮點
112年
113年
114年
其他佐證資料
113年主冊重要政策推動事項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
高能與強場物理研究中心
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
新世代光驅動電池模組研究中心
相關辦法/文件
辦法
教育部相關辦法
中央大學相關辦法
表格
專案教師、專案研究人員相關表格
尖端統籌款相關表格
出國報告
經費展期相關表格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管考平臺
本計畫辦公室成員
相關連結
第一期計畫成果專輯
中央大學與挪威南森遙測中心締約 致力海洋遙測與氣候變遷研究
臺灣「希望種子」入庫北極世界種子庫 永續發展重要里程碑
建置世界首座極地棧橋 台灣極地研究中心獲「點將家」千萬捐助
英數兩全與數學男孩的旅程 中大EMI教材與數學科普小說發表會
【產學合作連結】中央大學閃耀2025創博會 榮獲2金5銀3銅與微星企業特別獎
面對科技創新與永續轉型的浪潮,中央大學以深厚的科研實力與跨域整合能力,展現高等教育在科技創新的關鍵角色。今年以「創智未來、科研先行」為主題,集結校內19件特色專利參與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榮獲11項獎牌,包括2金、5銀、3銅及1座微星企業特別獎,充分展現中大在多領域研究的卓越成果與創新潛能。 本次參展團隊橫跨太空、大氣、化學、生醫、光電、機械及材料等領域,由師生共同攜手呈現中央大學多元而深厚的研究實力。其中,光電系王智明教授「魚眼鏡頭」及生醫系楊伯康教授的「摩擦起電奈米發電機及其應用」榮獲金牌肯定,顯示中大在光電與生醫兩大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本次參展專利中,呈現中央大學多元研究領域強項,在智慧生醫領域方面,生醫系共展出3件前瞻生醫研發成果,包括楊伯康教授「摩擦起電奈米發電機及其應用」提供新穎奈米複合材料,為可穿戴裝置穩定供電;陳靖昀教授「微流道檢測裝置」針對HPV高風險疾病檢測市場,僅需100-µL尿液或唾液樣本即可獲得檢測結果,特別適用於開發中國家;許藝瓊教授「建立組織微陣列影像模型以及使用該模型判定組織型態的方法」透過創新組織微陣列影像分析方法,實現高效又精準的癌症診斷。 在大氣太空領域,大氣系王聖翔教授「大氣與空氣品質探空觀測系統」突破技術瓶頸改善傳統探空儀無法觀測的PM2.5及PM10的問題;太空系張起維教授「深太空輻射探測儀」是台灣首個飛越2,000公里低軌的科學酬載。 在光電半導體領域,機械系李天錫教授「半導體基板處理方法」及「基板之材料加工方法」為半導體晶片及先進封裝技術提供更低成本、高效率之解方;光電系王智明教授在光學及鏡頭模組技術上展出六項核心專利,包括「超穎光學元件」、「魚眼鏡頭」、「變焦鏡頭」、「光學計算方法」、「多指向性光學元件」、「超穎透鏡」等,獲得眾多廠商熱烈迴響,並成功技轉予科穎達股份有限公司,其中「超穎光學元件」也獲得微星企業特別獎之青睞。 在智慧應用領域,機械系林智揚教授「具有干擾之擷取影像之保護方法」為AI惡意攻擊提供關鍵性防禦方法;機械系潘敏俊教授「用於量測姿態之方法及電腦可讀媒介」提供自動修正及補償IMU量測資料方法,適用於慣性感測資料的復健醫學、運動科學等領域。 在材料化學領域,化學系侯敦仁教授成功研發具綠色經濟效益之「二芳基胺及其製備方法」及「鹵化芳香族化合物的方法」,提出高效且環保的二芳胺合成方法及不需要過渡金屬的催化、反應時間短又溫和的二芳基胺製備方法;材料所洪緯璿教授「液氣均相浸出金屬回收法」提出有機酸浸出製程,能通過環境友好的方式從鋰離子電池正極廢料中回收金屬,並進一步利用回收金屬鹽合成高熵合金催化劑,應用於水電解製氫系統;機械系洪榮洲教授「電化學加工方法」採用電解式混氣裝置提升加工精度,同時達到低成本、高精度的目標。 中央大學秉持「國際前瞻、產學接軌」的理念,積極推動專利與技術落地應用,將學術成果化為產業動能。未來將持續深化跨域合作,發揮科研能量,為台灣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資料來源:https://ncusec.ncu.edu.tw/news/headlines_content.php?H_ID=4557)
相關新聞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首屆「氣候極端與社會韌性國際論壇」 聚焦乾旱、熱害與暖化世界中的人類宜居性
【教學創新精進】中央大學與「三冠」名校芬蘭阿爾托大學合作 培育具全球高度的管理菁英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央大學與泰國 Srinakharinwirot 大學合作 國際合作注入新動能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大與中研院共同舉辦AI國際論壇 聚焦氣候、教育與社會影響力
【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地球上空出現罕見「電漿巨洞」!中央大學團隊揭開母親節磁暴的神秘現象
【善盡社會責任】大學永續發展倡議書 中央大學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共同簽署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台灣地熱開發潛能評估新突破!中央大學團隊發表板岩滲透率評估新法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央大學躋身2026年QS排名全國前十 亞洲名列108強
【教學創新精進】「歷史改變氣象,氣象創造歷史」 中央氣象署呂國臣署長談颱風預警的前世今生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央大學氫能研究中心揭牌 與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簽署MOU
【善盡社會責任】永續論壇共築淨零願景 中大與市府攜手邁向2050永續未來
【產學合作連結】桃園市T-CERT現地輔導訪視 產官學攜手打造韌性城市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綠氫綠氨接軌未來 中央大學打造臺灣航運低碳轉型新引擎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央大學盛大舉辦 第十四屆再生能源與奈米科技國際研討會(JCREN 2025)
【產學合作連結】中央大學閃耀2025創博會 榮獲2金5銀3銅與微星企業特別獎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大與市府攜手打造全台首座碳封存示範場 邁向淨零碳排新里程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國立中央大學揭露隱藏半世紀之液晶光學現象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央大學越南校友會」成立 深化國際連結與情誼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大新型高熵觸媒技術 助氨廢水處理與綠色氫氣生成
【教學創新精進】中央大學「半導體光電科技碩士班」 115學年度起正式招生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交流分享會公告
開南大學於114年12月10日(三)辦理「114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展」
臺北醫學大學於114年11月12日至11月14日辦理「114年度高教深耕計畫成果展」
國立臺東大學於114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舉辦「114年度高教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展」
樹德科技大學於114年11月4日至115年1月9日辦理「114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聯合成果展」
國立屏東大學於114年11月18(星期二)至24日舉辦「114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暨XPlorer探索者計畫跨校成果展」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於114年11月15日辦理「114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發表」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於114年11月27日(星期四)辦理「2025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展示暨記者會」
中山醫學大學於114年11月5日(三)至11日(二)辦理「114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發表-創新實踐、跨域融合、永續共榮」成果展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於114年1月15日(三)舉辦「教育雙生.啟動AI賦能」113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展
明新學校財團法人明新科技大學於113年12月23日至113年12月27日辦理「113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展」
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