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關鍵帶(Earth Critical Zone, ECZ)監測與利用:

設置CZO-Taoyuan,並加入全球地球關鍵帶網絡組織,以研究桃園台地在城市發展下,水資源歷經人為操作後產生的各種環境影響變化及海岸環境之演變,設置橫向海岸觀測實驗站點及縱向從流域源頭至出海口的觀測實驗站點(如圖42),預計將成為我國首站,釐清與掌握地球關鍵區地下環境水資源現況與各項水資源開發計畫對地下水資源之衝擊,透過整合地球物理監測技術與耦合地表地下水數值模擬工具,提對地下水資源之情勢掌握,協助主管機關在地下水資源之管理決策支援。近程目標為充分掌握石門水庫集水區、桃園台地、桃園海岸帶地球關鍵區地下環境動力特性,中長程目標為開發適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地下環境整合模式與監測工具,提供東南亞國家參考及增進技術輸出應用。

CZO Taoyuan觀測實驗站點分布1

CZO-Taoyuan觀測實驗站點分布

(二)地球環境監測:

以泛環境監測,並整合現有之中大雷達測站等相關設備,建置環境監測研究園區,各類監測資料整合,並預計可跨域加值應用,及各類監測數據資料之驗證中心,及各類監測數據資料之驗證中心,並與產學接軌,進行儀器設備之開發、模式發展等,例以PM2.5為題,從地面監測儀器到衛星氣膠監測等,包含氣膠種類特性、水氣稀釋分析、化學採樣分析、大氣輻射光學、雲物理研究等等。並預計於107~111年間完成2案以上之雷達測站建置產學合作案。(如:協助氣象局建置電離層觀測站。),海岸防災(海嘯、風暴潮)與新南向國家之合作,建立南中國海海嘯預警中心等。

 

(三)台灣ESG標準制訂/評等與社會價值創造行動提案:

  • 跨域結合管院、地科院與校內其他單位,就兩層面促進ESG與SDGs的議題討論,第一,推廣科普的方式讓大眾了解 ESG 且感興趣;第二,藉管院永續中心不斷推出新的永續活動計畫,並持續改善、優化計畫,吸引校內及校外的利害關係人參與其中。
  • 開發 ESG 與 SDGs 研究夥伴網絡提供大學和政府單位、產業界、社區有更多機會在研究和教育上合作,跨域合作包含管院、地科院、工學院、文學院、客家學院等,透過本校永續中心的建構計畫,利用地科院、工學院、太遙中心等監測設備與遙測技術,導入對在地桃園地區各大工業區企業當地的空氣、水質監測量能分析整合系統,協助廠商定期揭露超細微粒即時監測與水質採樣,實質量化。接續以管理學院各系所學研能量,從市場分析、建模、訂價、商品化、行銷、品管、商業模式設計的實務運作思維,融合中大企業資源規劃 ERP 與大數據分析中心的營運,以及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消費者信心指數與台灣房價指數的編製經驗,政府公開資料與文本輿情資料探勘的分析,輔導在地企業的 CSR 永續報告揭露,長期輔助深耕產業的環境永續,以及在環境永續作為的實質升級。如:與在地負責循環經濟與資源回收的佳龍科技公司合作人才培育與新創資源回收 ERP 模組,以進行企業改革。
  • 創造更多新的輔助、支援 ESG 資金來源

 

(四)培育跨域整合之國際性菁英人才:

  • 本院學生國際移動力培植:成立以環境發展議題導向之跨域課程設計之地科院學士班、持續推動產學菁英博士學位學程、日本東京大學SAKURA實習計畫、美國NCAR(大氣海洋總署)實習計畫、美國國家教育基金會PIRE計畫(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Albany分校合作)、台法野外合作計畫、與美、印共同發起之「INSPIRESat-1」立方衛星計畫等、國外頂尖學研機構共同培育博士生(合作對象有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Aix-Marseille University等)。
  • 培育各國專業人才:國際大氣雷達學校(ISAR-NCU)、協助ICL(國際滑坡組織)研發並提供國際山崩土石流組織教材與培訓各國人才、協助越南、印尼培訓山崩土石流預警分析專業人才、中南美洲衛星遙測人才培訓。

 

目標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