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育乃教育之核心,亦是國家發展與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本校深耕計畫以培養學生具備新世代關鍵能力為目標,目標達成情形如下:厚植基礎能力方面,107-2學期整體修習邏輯運算思考課程比率達83.91%,較前學期增加0.77%。全校英檢通過率持續超過八成,提高學生英文能力,增加就業競爭力。藉由全球70餘所尤努斯社企中心網絡合作實習計畫,增進學生國際視野及社會實踐力。延續idea NCU(中大創意園區),持續改造教學空間,已建置28個創意場域,帶動系院發展教學創新模式。跨域社參學程修課率提升61%,孕育7組學生團隊爭取公私部門計劃約154萬,獲得多項競賽獎勵。客製化教師教學支持系統,108年度協助教師獲得教學實踐計畫共計22件,補助金額超過650萬元,通過率達61.11%,居頂大第二;新工程教育計畫通過件數3件,全國最多,計畫金額超過1千萬,深化教學創新之推動。學生團隊獲獎包括全球創客大賽鉑金獎及金牌獎;代表台灣參與DEF CON CTF駭客大賽獲得亞軍;代表台灣參與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之2019 APICTA Awards獲銀牌之殊榮等。此外碩、博士國際學生人數佔全校碩博士學位生12.7%;其中外籍博士生已高達全體博士生31.5%,凸顯強大國際招生能量。另導入校務研究數據實證分析,落實多元選才;並整合全校資源,建構安心就學支持系統及獎助學金平台,積極扶助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
本校運用厚實學術能量,發展優勢特色。統計至108年Nature、Science總篇數居全國第二,HiCi論文比例達1.23%,全國第二名;近五年論文質量「H-5 index」全國第三,顯示本校持續維持學研能量及品質。跨國學研合作遍及亞、歐、美、澳等洲,依U.S. News & World Report 2020全球最佳大學排名躍升至全國第三,「國際合作」指標連續六年穩居全國第一;遠見雜誌2019最佳大學排名,「國際論文合著比」39.6%高比率位居全國第一。與韓國氣象廳合作2018平昌冬奧氣象觀測,獲頒該國貢獻獎;與美國環保署合作設立「環境監測技術聯合中心」;參與泰國7SEAS國際觀測實驗;臺美合作GLOBE計畫;國際大氣雷達學校在本校永久設立,充分展現學術國際影響力。更積極鏈結學術與產業創造科研價值,針對帕金森氏症所開發的非侵入式光學振動檢測技術,獲全球知名Michael J. Fox Foundation合作意向;研發如鑰匙圈裝置之食物過敏原檢驗物聯網系統,並可用於其他食安檢測;與晉陞太空科技締約合作,共同研發科學酬載系統和立方衛星發射。「永續地球環境」特色學院:成立臺灣首個地球關鍵帶觀測站;行動磁力探測系統獲2019未來科技突破獎、台灣創新科技技術博覽會金牌獎。「智慧系統關懷科技」特色領域:成立臺美英「創新健康城市聯盟」;運用世界第一支美國FDA認證醫用穿戴式裝置執行萬人心房顫動篩檢計畫;引進FESTO整合系統完成智慧工廠啟用,與台達電子合作機器人教研中心。
除了學術研究能量、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之外,中大更關注社會責任的實踐。本校首創區域型大學社會責任聯盟,連結地方政府整合資源,形塑綿密行動網絡,並出版中大社會責任年報,擴散成果;扮演地方智庫角色,成立海岸環境監測中心,建立數據資料庫,提供實證資料作為官方與民間理性溝通的對話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