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高教深耕計畫無論在教學創新精進、善盡社會責任、產學合作連結及提升高教公共性四大面向,皆環扣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以整體實踐場域為中大校園環境。

        在「教學創新精進」面向:回應永續發展SDGs中「優質教育」和「性別平等」兩項指標,同時符應本校永續教育之五大核心價值,即「永續環境」、「全球教育」、「責任社會」、「韌性校園」及「未來學習」。透過厚植學生核心素養與深化核心關鍵能力,盼能幫助教師重新構思未來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具備面對未來世界的關鍵能力。(1)厚植學生核心素養方面:培育學生具備軟實力、資訊科技與人文關懷。提供符合28項軟實力增能課程、活動及評估反饋系統;推動數位素養檢測及開設專業結合資訊科技課程與學程。發展以人為本之學習科技,實現永續教育。強化培養STEM女性人才,鼓勵女性師生參與科研計畫等;持續透過跨領域社會參與學分學程、服務學習課程與數位學伴計劃,關懷社區及在地事務。透過數位敘事學程結合書展與金筆獎,提升多元敘事及自我表達力。(2)深化核心關鍵能力方面:培育學生具備自主學習、跨領域、國際移動之新世代關鍵能力。客製化教學創新支持系統推動空白式「自主學習微課程」;透過鬆綁法規,增加彈性選修空間、持續推動學士班及通識作為跨領域多元學習連結平台等增加跨域學習。成立「雙語教學資源推動中心」、聘請外籍顧問協助EMI教學、推動全民開放式課程與國際聯合課程、透過出國補助、海外實習等,建立多元國際交流管道。


        「善盡社會責任」面向: (1)建置校園與社區的USR支持系統:中大USR透過跨領域社會參與學分學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教師社群培力、學生自主學習社群等機制,協力校內師生、地方學校與社區據點開展永續行動,持續培力永續人才,構建桃園在地的永續桃花源。(2)協力公部門推動生態與文化的復育工程,建構桃園社企之都:中大USR透過地方參與,逐步對接在地議題以匯聚創新實作的解決方案,進而扮演地方、公部門的專業智庫,以協力夥伴的角色推動桃園海岸線永續治理、海洋客家與泰雅部落的文化重建,同時鏈結在地社企資源,111年順利協助桃園市政府取得「國際社企之都」認證。(3)建立地方與國際的多元夥伴社群,擴展中大USR的學研永續影響力:中大USR在防疫期間持續藉由同步遠距工具與東南亞、日本的國際夥伴大學,建構教學與研究的夥伴關係,進而吸引更多國際有志之士共同參與,以擴展中大USR的國際社群影響力。此外,111年更與臺灣科技大學簽訂校際社會實踐合作備忘錄,延展跨校USR的永續量能,共同布建亞洲區域的空污PM 2.5監測網。(4)以中大USR所建構的SDGs實踐地圖,建構韌性、低碳的永續城鄉:中大USR在前兩期計畫的實踐下,逐步培力學生與社區居民的永續素養與自主行動,以建構面對氣候變遷、疫情威脅之韌性能力。進而續以USR團隊為中心,規畫、推動在地的防災、減碳、調適與心理復原等韌性基礎活動,以構築中大永續地方學的協力治理系統。


        「產學合作連結」面向:呼應本校「永續環境」與「責任社會」之核心價值,以推動產學合作,透過「課程培育產業人才」、「職輔實習鍛鍊產業人才」、「共育產學新創加值人才」三者循環回饋機制,以問題解決的學習模式,統整學生具備學用合一關鍵能力。課程培育產業人才面,融入產業趨勢與前景議題的教學設計發展貼近產業脈動之領域專長,並以產業實作為標的,實踐創新、創意與創業等策略。另對接行政院六大戰略產業,規劃成立永續與綠能科技研究學院,協助企業解決淨零轉型所需高階技術,培育關鍵永續人才。職輔實習鍛鍊產業人才面,透過企業導師及職涯業師團隊,培育永續發展之就業人才;多方鼓勵學生參與校外實習、推動跨域及專業實習分流。建置實習媒合平台,推展實習合作管道;藉由執行就業力評估機制,促進永續發展核心產業人才。共育產學新創加值人才面,將分析未來產業需求,對接學校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也透過優化新創培育,強化新創衍生力道,帶動師生新創事業。


「提升高教公共性」面向:(1) 透過多元入學管道,包含向日葵招生、原住民外加名額、特殊選才、身心障礙甄試等,提升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入學比例;藉由學習輔導、導師晤談機制及線上諮詢平台瞭解學生需求;以UCAN及CPAS測評,建立學生與職場接軌的橋梁;持續推動「安心就學支持計畫」,以「降低打工時數、提高學習表現、培育跨域人才、養成服務精神、增加出國機會、強化就業知能、開拓實習機會」為目標,規劃多元學習輔導與獎補助措施;建立永續性助學專款機制,結合校友資源、在地企業積極推行「中大獎學金募款專案」拓展募款來源。(2)以強化自我課責之校務專業化管理為目標,持續完善「校務研究智慧平台」,提供校方決策參考及公開辦學成效,達成校務資訊公開之目標。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永續發展領域」面向:本校以地科、工學、資電及生醫理工等優勢科研能量聚焦「永續發展領域」,提升國際學術影響力,奠定永續發展領先地位,重點項目包括: (1)永續地球關鍵科研,深化極圈跨國研究與氣候變遷前瞻研究,推動碳封存技術帶動淨零轉型;輸出極端天氣、地震、海嘯等災防預警系統。(2)永續淨零排放與綠色智慧製造:發展CCUS、能源效率智慧系統等創新技術;開發工業4.0虛實整合與工業5.0人機匯聚;能源與材料元件關鍵技術國際合作。(3)高能效電子資通訊與人工智慧驅動之永續科技:研發高運算力、低耗能化合物半導體元件;發展高效能智慧型交流微電網技術。(4)永續健康與智慧醫療:推動跨國智慧醫療研究,開發心智健康防治、醫療分析及心臟衰竭居家照護等各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