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06 01

為社區居民研發裝設空氣偵測器;透過實地採踏,規劃出具有教育意義的環保觀光路線;蹲點記錄耆老口述歷史,保存優美的客家文化,這些都不是空中樓閣,而是中央大學實踐大學社會責任,推動「桃海三生:形塑桃園海岸環境與人文發展永續共生」計畫的項目,成為大學貢獻專業,協助社會發展的典範。

 

挖掘在地憂心三件事

長久以來,環境監測、災害防治是中大傲視群倫的特色,並持續發展出多項頂尖研究,因此在推動桃海三生計畫前,中大就已經整合校內不同研究團隊,協助擬定桃園市海岸生態保護白皮書,針對桃園海岸線的地理與環境保護進行詳細訪查,並提供建言。

當時透過一次次實地訪查桃園海岸居民,中大工作團隊逐步釐清民眾最憂心的問題來自3方:第1,沿海社區人口老化,生產力不斷下降;第2,受到環境汙染影響,漁業產量逐年減縮;第3,工業區朝向濱海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環境汙染疑慮。

為協助居民擺脫困境,並延續回饋社會理念,中大響應教育部USR行列,整合校內不同單位,推動桃海三生計畫,其中桃海是指桃園海岸,三生是生態、生活與生產。

地方創生需靠大學與政府持續性的投入,桃海三生計畫總主持人、中大地球科學院院長朱延祥坦言,剛開始走進社區時,民眾不免質疑:「大學來這裡只是交作業而已。」為打破既定印象,並提升民眾參與度,中大訂出生態、生活、生產的三生概念,「期望藉由落實三方策略,為桃海居民找到新經濟活水,與更完善的生態循環系統。」

 

守護臺灣珍寶:藻礁

以「生態」來看,民眾憂心的莫過於大自然被人為破壞。

藻礁是相當珍貴的海岸生態資源,已故導演齊柏林拍攝《看見臺灣》就曾拍下臺灣藻礁壯闊之美,但其實在臺灣長達1,600公里的海岸線中,藻礁分布僅40多公里,而桃園市海岸線就擁有27公里,是臺灣少見大範圍的藻礁生態系自然海岸。

近年隨著濱海工業區與大潭發電廠開發,已嚴重威脅到藻礁生存,為此,中大地球科學院師生總動員,成功發展出以透地雷達、空中無人飛機(UVA)等不傷害環境的地物探勘方式,來整合定位,並繪製出精確的藻礁分布範圍,高超技術連水下礁體都可判讀,目前桃海三生計畫已完成6公里探勘,若經費與時間充足,將可協助桃園市政府勾勒出27公里的藻礁全貌,對於藻礁生態保育將可提供莫大助益。

除了海岸地理樣貌探勘,環境監探也是生態保育前哨站,中大地球科學院擁有尖端的技術,不僅協助桃園市環保局進行酸雨監測;協助觀光局進行海岸環境監測;協助農業局進行保護區的水文和漂沙影響調查等,從點、線到面,全方位監測以保存桃園海岸線優美的自然景觀。

教師與研究單位傾囊提供專業的同時,中大地球科學院學生也跟隨師長腳步,投入社會實踐行列,他們善用課堂所學知識,為沿海居民自製空氣品質監測器,且為了服務長者,還設計成一個肉眼可清楚研讀的大燈牌樣子,並擺放在社區最醒目位置,現在桃園新屋區永安里居民只要經過燈牌,就能隨時快速檢視空氣品質,作為環保警示。

 

帶學生到現場實踐

「生活」面則從文化議題切入,桃海沿岸有許多客家村莊,蘊藏許多有趣、有意義的客家文化,在中大客家學院主導下,桃海三生計畫已經完成多項客家耆老口述歷史的影音記錄,譬如經過踏查才發現,原來藻礁在客語叫做「ㄛ咾石」,在計畫經費挹注下,這些影音記錄將剪輯成文化短片公開發表,並整理成冊出版,讓外界經由理解文化,更願意走進桃海社區參訪。

同時,為了推動更多跨領域、跨校際的研究,中大客家學院還在龍潭區、平鎮區與新屋區,與當地公部門、NPO共同成立客家書院,舉辦客家人文講堂,討論主題包括:客家民間文學與故事、客家民俗與禁忌、客家美食探究等,讓在地青年更了解家鄉文化,進而產生認同,並投入推廣行列。

 

當生態、生活有了新活水,打造「生產」能力也是必要工作。

「目的是協助居民發展出新經濟型態,」朱延祥指出。為此,桃海三生計畫特地納入中大環境教育中心、管理學院等單位,並結合學程、課程、服務學習時數,促使師生與社區共同合作,發掘出更多值得生產的在地價值。

給人魚吃,不如教人如何釣魚。為打造生產力,桃海三生計畫透過補助學費等辦法,鼓勵桃海居民參加中大環教中心的環境教育人員研習班,先教導民眾具備環境教育知識,再教民眾如何與觀光體驗結合,開發出在地特色的環保觀光行程,譬如設計出有趣的新屋石滬捕魚體驗行程等。

以數字來看,目前桃海三生計畫已開設126小時的環教認證班,共有29位桃海社區居民取得證照,有了再生能力,並積極投入發展地景旅行觀光地圖、桃園海岸綠地圖等。同時,透過管理學院的專業知識,傳授在地居民關於社會企業的管理概念,將可開發出更具生產價值的產品、商業模式,增加青年就業機會與社區經濟收益。

生態、生活、生產,在三生概念主導下,桃園海岸將可生生不息發展。桃海三生計畫不僅促使中大落實大學社會責任,也為師生挖掘出更多社會實踐場域,創造出大學與社會雙贏局面。

 

資料來源:http://www.news.high.edu.tw/usr/content.php?cid=185&did=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