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年編列12億元預算,推廣「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希望大學跟社會連結,各大學共申請549案,220件通過,通過率僅四成。教育部表示,因為剛開始做,希望給大學一點「激勵」,兩年後會再加碼。有學者說,大學沒盡到社會責任,才會有這麼多社會亂象。
教育部推動USR,107年於「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中以「善盡社會責任」為四大目標之一,鼓勵各大專校院可另提附冊「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以「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為核心,協助解決區域問題,善盡社會責任。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昨說,教育部觀察大學多年來透過「服務學習」課程,跟地方原本就有一些偏向勞動性質的社會關懷服務,可是過去教育部補助的計畫並沒有強調這一點,這次「高教深耕計畫」因而增加經費,讓大學好好實踐社會責任。
姚立德說,今年剛做,刻意把核定率拉低,「激勵」學校努力,等做過兩年、累積經驗後,教育部會再加碼,拉高核可比率,投入經費也會增加。政府會積極培力,分北中南東組輔導團隊,開工作坊和成果分享會,教學校如何做大學社會責任。
世新大學昨舉辦「大學社會責任與企業社會責任研討會」,與會的中研院士曾志朗說,俄羅斯的大學各研究發現,人民不信任政府,世界也不了解俄羅斯,俄政府因而提醒所有大學重視社會責任,大學生須具備社會公益概念,才能重建人民對社會的信任。
曾志朗也談到台灣,直言台灣的大學因沒盡到社會責任,才會導致社會非常混亂。
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說,大學對於公民行為和社會福利,更有風行草偃的結果。最近發生大學校長遴選的爭議,大學如何依法行政,在規範範圍之內,為人民樹立典範,也是很重要。
環保署前副署長、台師大環境教育所長葉欣誠說,全世界面臨最大的風險有兩方面,一是氣候變遷,另一是人本身的社會行為和政治行為帶來的挑戰,例如人工智慧,而大學在其中扮演知識的提供者和維護者的角度,「可從小處著手,跟上全世界腳步。」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1320/313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