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人才培育、學習生根
  • 中文(繁體.台灣)
  • English (United Kingdom)
切換導覽
  • 最新消息
  • 計畫執行策略
    • 主冊計畫
      • 第一期計畫
        •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 發展學校特色
        • 提升高教公共性
        • 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 國際特色學院/領域
          • 永續地球環境特色領域
            • 目標
            • 方案
            • 執行方式
          • 智慧系統領域
            • 目標
            • 執行策略
      • 第二期計畫
    •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 第一期計畫
        • 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
        • 高能與強場物理研究中心
        • 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
        • 新世代光驅動電池模組研究中心
      • 第二期計畫
  • 執行成果
    • 第一期主冊計畫
      • 成果亮點
        • 107年
        • 108年
        • 109年
        • 110年
        • 111年
      •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 107年
        • 108年
        • 109年
        • 110年
        • 111年
      • 發展學校特色
        • 107年
        • 108年
        • 109年
        • 110年
        • 111年
      • 提升高教公共性
        • 107年
        • 108年
        • 109年
        • 110年
        • 111年
      • 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 107年
        • 108年
        • 109年
        • 110年
        • 111年
      • 國際特色學院/領域
        • 永續地球環境特色領域
          • 107年
          • 108年
          • 109年
          • 110年
          • 111年
        • 智慧系統領域
          • 107年
          • 108年
          • 109年
          • 110年
          • 111年
      • 績效指標
        • 107年
          • 部訂量化指標
          • 校訂量化指標
        • 108年
        • 109年
        • 110年
        • 111年
      • 主冊執行成果報告(完整版)
        • 107年主冊執行成果報告(完整版)
        •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一階段(107-108年)主冊(含國際重點學院)成果報告暨第二階段(109-111年)計畫書
        •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109年主冊(含國際重點學院) 成果報告暨110-111年計畫書
        •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一部分主冊(含國際重點學院)110年 成果報告暨111年計畫書
        •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主冊第一期(107-111年)成果報告暨第二期(112-116年)年計畫書
      • 其他佐證資料
        • 重要政策推動事項
          • 107-108年
          • 109年
          • 110年
          • 111年
    • 第二期主冊計畫
      • 教學創新精進
      • 善盡社會責任
      • 產學合作連結
      • 提升高教公共性
      •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
      • 資安專章
      • 成果亮點
    •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 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
      • 高能與強場物理研究中心
      • 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
      • 新世代光驅動電池模組研究中心
  • 相關辦法/文件
    • 辦法
      • 教育部相關辦法
      • 中央大學相關辦法
    • 表格
      • 專案教師、專案研究人員相關表格
      • 尖端統籌款相關表格
      • 出國報告及經費展期申請表
      • 經費展期相關表格
  •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管考平臺
  • 本計畫辦公室成員
  • 相關連結
  • 第一期計畫成果專輯
104大學起薪調查 中央大學展現「薪」勢力 表現名列前茅
中央大學與鐳洋科技太空研發中心成立 深化立方衛星產業鏈合作
月球造成全球電離層巨大起伏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團隊重要發現
深耕永續 中央大學榮獲行政院111年國家永續發展獎
「明日閱讀」培育終身雙語閱讀者 身教式閱讀與聊書並行
2022 新創千里馬創業競賽 規模創歷年新高
智泰科技捐贈中央大學AI圖像辨識軟體 提升人工智慧教育

【教學創新精進】Chat GPT 教學與學習探索面面觀 學會思考與善用科技

  • 中央大學「Chat GPT: 教學與學習探索面面觀」系列講座4月18日正式開跑!第一場講座主題:「Chat GPT在人文社會教學上的運用」,講者為中央大學客家系助理教授廖長彥,他強調當代教育應重視培育學生的AI素養,學生要會問問題,學會思考,同時要善用科技,運用AI來補強能力,而非被AI所取代。 參與的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高志璋科長特別強調,面對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浪潮迅速湧來,除了科技技術之熟悉與操作外,跨領域的能力更是重要:像是創造力、美感、倫理、批判思考、文化反省等等。高科長也期待大學未來可以將AI運用在更多教學與輔導,發展精準教育,開啟新的教育領域。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姜貞吟主任強調,通識中心做為跨域平台,對於數位與人文的跨域學習具有重要角色,持續以AI為場域鼓勵學生進行實作與創造。 活動舉辦單位之一的教育部數位與人文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網學所施如齡教授則感性的分享:她所參加的第一場關於ChatGPT的正式演講,不是理工學院規劃辦理,而是由中央大學通識中心與客家學院所發起。這樣的科技觀是從人文的角度出發;當人文與數位相遇,沒有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就像一個是船,一個就是海,可以承載;如果一個是鳥,另一個就是翅膀,可以翱翔。人文社會學者可以把AI當作字典,軍師,嚮導;得力助手與大廚。鼓勵大家來學習,跟AI做好朋友、做師生、做夥伴。 中央大學副教務長王俐容則說明,Chat GPT從去年底推出後,許多國內外大學擔憂學生使用Chat GPT寫論文與作業,影響學習而禁止使用;但中央大學認為AI運用為學生學習知識、解決問題、職場運用的重要工具,在大學階段強化相關能力有其必要,但需有各種配套措施:像是對AI工具在論文或程式寫作的揭露、引用、使用等相關教育,導引學生建立正確使用AI工具的態度與學習方法。而為了避免AI使用導致學術訓練不足、專業基本能力低落,教師在課程與測驗設計上,應細分不同階段採取對於AI使用的差異,將AI對學習的正面效應最大化。同時,鼓勵教師以AI優勢來訓練學生架構組織、邏輯推論、分析思考、事實查核與資訊判讀的敏感度;教學面除了知識理解與專業技能,應用、分析、評鑑、實踐與創造的能力更為迫切。 當天參與的教師相當踴躍,包括各不同領域的學者。接下來的系列講座還有4月26日中大學習所張立杰所長「生成式AI對於教育的威脅:Chat GPT引發的教學與學習變革」;5月16日中大數學系曾國師副教授「從AI發展的整體角度來看Chat GPT的現在與未來」,將更系統性提供Chat GPT在教育領域使用的眾多發展與影響。(資料來源:https://www.ncu.edu.tw/tw/news/show.php?num=2321&page=3)
分類: 教學創新精進

相關新聞

  •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雙喜臨門!中央大學葉永烜院士與傑出校友李文雄院士榮獲「總統科學獎」
  • 【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中大創辦「太空國際生醫營隊」 將學生實驗晶體送上國際太空站
  • 【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太空魔方」小兵立大功 中大團隊成功解開地震前兆物理機制
  •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央大學探索永續未來 啟動碳封存暨台灣極地研究中心
  •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央大學與台達歐洲總部攜手合作 推動國際人才培育
  •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台灣極地研究中心」國際角色:共同面對氣候變遷之挑戰
  •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極地奧秘探索:中大科研團隊取得第一手寶貴研究成果
  •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擴大研究層面,積極向下扎根 中央大學開拓北極研究「新藍海」
  •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推動天文科普 中大引領亞太地區K-12天文研討會
  • 【教學創新精進】中大跨國團隊聚焦永續 UAiTED創新競賽勇奪1金1銀
  •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央大學成立「台灣極地研究中心」 致力極區與永續科學研究
  • 【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中央大學太空科學團隊前進北極 開啟太空天氣研究新視角
  • 【教學創新精進】乘AI浪潮而上 中大電機系「旺宏金矽獎」發光發熱
  •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SLB公司捐贈中大探勘教學軟體 推展淨零碳排教學及研究
  • 【善盡社會責任】2023亞太暨臺灣永續行動獎 中大復興團隊榮獲1金1銀殊榮
  • 【教學創新精進】虛實整合的雙軌學習 中央大學開「混成學習」(Hybrid Class)之先河
  •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央電機AI團隊大放異彩 多項自然語言處理國際競賽脫穎而出
  • 【教學創新精進】與時俱進 中央大學112學年度開始課程融入 ChatGPT
  • 【國際重點學院/領域】中大「環境監測技術聯合中心」 守望西太平洋空氣品質
  • 【產學合作連結】搶攻ESG綠色商機 中央大學與昇貿科技成立聯合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交流分享會公告

  • 國立臺灣大學訂於112年10月1日(週日)舉辦「臺大未來大學論壇 (一)高等教育課程改革:成果與展望 」
  • 馬偕學校財團法人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定於112年04月14日辦理「111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將辦理112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2023全國健康科技創新創意競賽」
  • 中華大學學校財團法人中華大學訂於民國111年12月21日(三)-22日(四)辦理「111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展」
  •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訂於111年12月21日(星期三)辦理「111學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展」
  • 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於111年12月7日-12月14日辦理「107-111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展」相關資訊
  • 實踐大學於12月3日、12月7日辦理111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主題成果發表「延續‧共好」,敬邀本校教職員生踴躍報名參加
  • 致理學校財團法人致理科技大學於111年12月2-15日辦理「第一期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展」敬邀本校師生參加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訂於111年11月30日(三)至12月3日(六)舉辦北教大「111年度高教深耕計畫成果展」,敬邀本校師生踴躍參加
  • 亞洲大學於111年11月14日(星期一)至11月18日(星期五)辦理「111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展」,敬邀本校院師生踴躍報名參加

  • 登入
  • 管理者
  • 登出

回到上面

© 2023 深耕:人才培育、學習生根

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