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育乃教育之核心,亦是國家發展與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而隨著人才培育目標而轉變教學方式及學習環境,始能培養符合目標之未來人才。為配合培養學生具備新世代關鍵能力,學習目標與作法上,以不同階段問題導向之學習,由低年級導航課程至高年級實驗設計課程,從提案到實踐,完備跨域實作與社會參與。持續推動以院為核心教學模式,陸續成立工、資電、地科三學院學士班,而文學院學士班也正積極推動中;持續增加學分學程及第二專長開設,修習人數較前(106)學年成長66%。延續idea NCU(中大創意園區),進行第二波教學空間改造,建構「idea Me點我」、「idea Werk點子工坊」、「idea Maker點子創客」、「idea Robotics機器人創點子」及「idea Hakka新客棧」等以學生為本創意空間,帶動系院特色教學。有鑑於AI為全球帶來深遠影響,開設強化資通訊能力課程、學分學程、班制,成立實驗室、研究中心,辦理程式競賽,提升未來運用能力。為強化國際移動力,大學部畢業生校外英檢通過率106學年度已提升至90;107學年起研究生入學首度採用托福紙筆測驗(TOEFL ITP)作為英文能力評量,增加出國交換或雙聯學制之機會。藉由教師共組社群,提供教學成長支持系統,協助教師進行教學創新,已成立高教議題社群、大師傳習社群及跨域課程社群等三大類教師社群,衍生教學專書分享平台、教學改革薪傳制度、拓展校內外跨域教學實驗機制。成立招生專責辦公室,導入校務研究數據實證分析,落實多元選才;並整合教務學務資源,建構就學補助系統及獎助學金平台,積極扶助弱勢族群。

        本校運用厚實學術能量,發展學校優勢特色。近三年影響係數Q1論文佔整體51.3%,被引用總數為全球平均值之1.04倍。結合產官學研蓄積各界資源,與壢新、國泰、榮總、桃園國軍總醫院及市府衛生局建立合作平台、台達機電事業群合作「機電視覺研究中心」、與臺灣世曦工程公司簽署遙測及空間資訊合作備忘錄…等。國際合作有目共睹學研成果延伸社會應用,包含與韓國氣象廳合作2018平昌冬奧氣象觀測;與美國環保署合作設立「環境監測技術聯合中心」;以「初期偵測並治療帕金森氏症」獲得2018奇點亞太創業競賽,與醫院合作投入應用;運用衛星遙測洋流資料及漁貨數據,解決全球海洋資源枯竭問題。且於U.S. News & World Report全球最佳大學排名中,整體排名國內第四,「國際合作指標」連續五年蟬聯全國第一,實至名歸。技術延伸跨國人才培育,賡續辦理國際大氣雷達學校,協助東南亞高階人才培育。持續深耕優勢領域,參與INSPIRE衛星計畫及開發量子光源晶片,成果躍升國際;開發「區域資料同化系統」、善用福衛三號資料,提高臺灣天然災害預測準確度;崑曲博物館為臺灣唯一典藏「崑曲」相關文物之博物館,館藏豐富,傲視全球。

        聚焦「永續地球環境」特色領域,註冊臺灣首個ECZ觀測站,成為國際ECZN組織會員,並與南向國家合作災防研究,海嘯預警系統經越南採用,並獲表彰;「智慧系統」特色領域,設置「桃園市民健康數據資料庫及雲端網」、「慢性病研究中心」、「科技反毒教育與研究中心」與「機器人實驗室」,以突破性創新,結合產官學研升級產業,回饋社會。

       本校為全國最早提出「永續發展」之大學,首創區域型大學社會責任聯盟「桃園USR聯盟」,連結地方政府整合資源,落實在地人文關懷,並協助桃園市繼巴塞隆納(西)、皮斯托亞(義),成為全球第三個國際社會企業認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