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5 19:27聯合報 記者鄭國樑╱即時報導

中央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通識教育中心3年前共同設立「跨領域社會參與學分學程」,第一屆已經開花結果,包括7支學生團隊深入桃園表現亮眼,今天在中大創意園區(idea NCU)舉辦「松坡創生 社參翔起」活動,發表成果並整理成社參專刊公開發表。

跨領域社會參與學分學程建立大學3年的跨域學習與在地實踐學程,目標在於孕育學生與在地社會的連結、培育青年跨域共創並投入社會創新、發揮人文價值與社會關懷的精神。

社參學程鼓勵學生關懷與覺察在地社會,促進跨域創意思考及腦力激盪,並提出多樣化的問題解決提案,產生具社會影響力或互惠經濟價值的成果。在學程進行中,學生必須學習多樣的能力,從基礎導航、影片拍攝剪輯到文章報導撰寫等,達成學程社會實踐的目標。

一開始,社參學程也面臨許多瓶頸,經歷一年的磨練與摸索,學生與地方的聯絡開始熱絡,通識教育中心吳忻怡、呂理德老師(現任桃園市環保局長),還有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老師賴守誠、機械系老師蔡錫錚引導學生,校外社會參與實作部分,由通識教育中心老師賴振民帶學生參訪桃園地方社區,深入區里溝通進而提出計畫,並向公私部門提案或申請補助經費執行。

2017年,idea NCU學生社群以「idea點亮新屋」計畫獲得10萬元計畫補助,學生們十分開心終於有機會可以實踐夢想,並孕育了7組優秀的學生團隊,一直到今年,提案總額累計超過100萬元。

7組學生團隊中,「INNOGRATION」將目光聚焦在被社會忽略的癱瘓病友上,透過調查桃園市地區癱瘓病友和照護者對溝通輔具的需求,協助產品的設計及改良,提升使用意願。「耕新報」團隊成員雙腳踏遍新屋農田與市場,以文字紀錄新屋文化與歷史,試圖讓人們了解新屋不是「荒地」。

「Practices」團隊以遊戲形式探索職涯,多次舉辦「工作坊」讓學生互相交流,開設微課程創造供學生思考的環境,學會「資訊策略」技能,並找尋適合自身的資源與計畫。

「肆倆重」團隊推廣3D列印、雷射雕刻等新科技,用所學結合科技與人文照亮社會,為需要幫助的族群解決問題。一群頑固的草莓族為了實踐自己的夢想,組成「Fun青松」團隊,創辦「青松市集」協助桃園青年農民行銷和推廣食農教育。

「新興催化劑」團隊使命為催化新屋區的永興社區,以駐村的方式安排觀光客兩天一夜的民宿體驗,透過夜觀藻礁、收割黑米等獨特的活動,成功讓永興社區重生。

「Nature Fun植物染」團隊結合桃園的茶葉與美濃的藍染技術,創新發想「茶染」,希望結合茶染工藝與年輕人的創意設計,發展出符合潮流並融合在地不同以往的傳統客家文化。

中央大學副校長陳志臣說,當初學程成立的過程以及育才,由「核心四力」:自主學習能力、跨領域能力、社會實踐力和全球移動力出發,建立扎實的基礎3年後看見成果。

桃園市青年事務局長顏蔚慈表示,市政府建立找到地方問題,並讓年輕學子解題的雙向合作機制,例如媒合中大資訊工程系學生趙天佑組成MMPeach團隊,專業協助復興區6個部落的「媽媽桃」,以農產運銷系統協助配送等作業。

中央大學教務長王文俊肯定學生3年來的成果,期許未來能這個基礎持續成長,中大第2、3屆學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期待跨領域社會參與學分學程,在未來能帶給大家更多的社會實踐成果。

參與的學生深入桃園社區關懷長者和人文等多方面的發展。圖/中央大學提供
參與的學生深入桃園社區關懷長者和人文等多方面的發展。圖/中央大學提供
 
成果發表活動吸引老師和來賓了解學生深入社區做了哪些事與如何克服困難。圖/中央大學...
成果發表活動吸引老師和來賓了解學生深入社區做了哪些事與如何克服困難。圖/中央大學提供
 
跨領域社會參與學分學程不但發表成果,還整理成社參專刊公開發表。圖/中央大學提供
跨領域社會參與學分學程不但發表成果,還整理成社參專刊公開發表。圖/中央大學提供
 
中央大學推出跨領域社會參與學分學程,經過3年深入和關懷桃園社區關懷桃園已見成果。...
中央大學推出跨領域社會參與學分學程,經過3年深入和關懷桃園社區關懷桃園已見成果。圖/中央大學提供
 
學生團隊結合所學為需要幫助的族群解決問題。圖/中央大學提供
學生團隊結合所學為需要幫助的族群解決問題。圖/中央大學提供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928/3834158